主管: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信用资讯 > 正文
    
服装业电子商务协同、网络化研究
2012-12-07 11:00:00 来源:BCP中国商务信用平台

如今全球服装业的发展趋势是“多品种、少批量、高品质、快交货”,这就要求服装企业的生产过程、销售过程须具备高度自动化和快速反应的能力。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愈加深入,而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建立于互联网之上的新型商务运作模式和新的市场竞争手段,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地涉足市场竞争和企业管理领域。

以出口欧美市场为主的我国服装业,是一个由棉纺、化纤、印染等十几个行业形成的上下游企业衔接紧密的产业链。面对市场日益加剧的竞争环境,我国服装企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步伐是必然走势,这将有利于企业增加外贸渠道,降低交易成本,简化商务过程和缩短生产周期。

电子商务协同化

从国内服装行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情况看,已有一些服装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也有一些拥有由第三方建立的网络信息平台。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电子商务的功能,但应用偏重于局部性,仅仅是面向市场(如网络营销)或面向企业(如企业网站)的应用,没有考虑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工作,共同进行商务的问题。这种强调企业间“协同”的商务——协同电子商务将会给服装企业,特别是给国内的中小服装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优势和机会。

商务活动的实质是资源的交易和整合。在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资源的交易和整合也在全球市场中进行,从而将贸易活动推向了全球化。在这种环境中,企业间的交往日趋频繁,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业务往来也越来越紧密、复杂。如何协调企业间众多复杂的业务及往来关系,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新问题。而电子商务的出现,使人们有能力从只关注交易这一环节转向关注商务的全过程。电子商务不仅仅是一笔笔通过电子化手段实现的商业交易,还包括方案的提出、设计、实施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业务应用等各个方面。它是把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民间团体、商业结构、企业、员工、消费者等诸多层次的社会主体通过Internet、Intranet、Extranet全面联接起来进行业务交往的一种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重点也将从单纯关注交易这一环节向关注网络环境下的商务主体(企业)和商务活动的全过程转移。而商务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到诸多方面之间的协同运作,即整个供应链及其与相关环节之间的协同,因此协同商务自然而然也将成为电子商务的核心和发展方向。所谓协同商务(Collaboration Business)是指利用以Internet等网络技术为特征的新兴技术,在企业的整个供应链内及跨供应链进行各种业务的合作,最终通过改变业务经营模式达到资源最充分利用的目的。在协同电子商务的环境中,虚拟电子市场(E-Marketplace)的网络供应链管理见图1。

企业通过电子虚拟市场将终端客户、经销商、制造商和供应商的信息系统联接在一起。经销商将通过电子虚拟市场,通过集成制造商的产品计划信息,甚至供应商的供应能力信息,进行交货期实时确认,制造商按照客户订单进行规模定制生产,并通过共享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和库存信息进行采购计划的实时调整,而供应商也可以及时得知市场的变化从而调整计划。协同商务强调从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产品交货、财务处理、甚至是最后的成效评估,都通过电子集市使交易各方能够同步作业。可以说,到了协同商务阶段,电子集市才会真正成为电子化的信息枢纽,同步、并行地处理供应链和需求链双方的信息,提供买卖双方专业的增值中介平台。

协同商务的含义非常广泛,它包括企业内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企业以及供应商、分销商、客户之间的商务往来。任何形式的协同(如产品设计、供应链规划、预测、物流、促销等)都可以视为协同商务的一部分,相比而言,企业之间业务的协同将变得更为重要。

Gartner Group预测,电子商务的发展将进入企业间协同阶段,协同商务将在整个供应链上全面拓展,并将给企业的业务模型和商务运作带来变革。服装业中的协作将在全行业供应链中扩展,即行业中上下游企业链接在一起,形成一种产业链,充分整合行业中上下游企业间的优势,实现整体实力的竞争。这种供应链对行业B2B平台的建立和业务发展都有着极大的益处。

电子商务网络化

我国服装业的规模、效益和企业数量决定了它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大市场。近年来,我国部分服装企业通过信息化改造,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山东的青纺集团实施ERP系统以后,效果非常明显。公司产品开发周期由45天降低至15天,市场反馈周期由30天降低到7天,准时交货率提高到98%,用户满意程度提高到96%。又如黑龙江龙涤集团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当年就节约2500万元,第二年节约4500万元。据调查,服装大中型企业建立不同程度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比例占到20%~30%,棉纺、化纤、纺机等行业应用较好。青纺集团、圣美尔轻工、北海服装、光华纺织等数十家企业都实施了MIS或ERP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近几年,企业更多地倾向应用ERP系统,对内连接生产监测系统和对外连接Internet来开展电子商务。

自从2000年服装全行业整体扭亏之后,近10年服装企业对信息化项目的需求呈明显增加趋势,服装企业应用需求按技术领域分类为:管理信息系统占83%,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占29%,自动监测占10%,自动控制占12%,电子商务等占24%。而ERP和电子商务的需求增长最为显著,这里有政府推动的因素,但主要取决于企业对国际竞争日益严峻这一发展趋势做出的判断。

加快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和B2B业务,为全行业的商贸活动服务将是服装业发展的目标。而服装业作为一个涉及面广、上下游企业需衔接紧密的传统产业,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信息化及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加强在技术方法、管理模式和网络联结方面的创新,实施服装业经营的全面网络化:

1、要以网络的连接沟通整个服装市场。网络是没有国界的,网络可以将全世界连在一起,中国服装业要争取率先进入国际化的服装网络市场,以大市场的存在作为自身发展的舞台,但这并不是说中国服装企业一定要“走出去”,而是说中国的服装企业一定要以网络市场为背景来发展自己,以网络提供的信息来转变自己的产品制造和经营方式,以更好地稳定和扩大自己的客户。

2、服装的设计网络化。服装企业的生命力来自服装设计,设计能力是服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过去那种多个品牌“和平共处”将变得困难,在这个时代,严格地说,必须有一个“全球第一”的品牌才能在市场上生存,因为如今的消费者具有在全世界范围内挑选一个最好品牌的可能。大众化市场的构架正在改变,今后,针对特定顾客(以个人和单个公司为单位)的喜好和订单来进行生产,即定制产品的市场价值将不断上升。与以往不同的是,网络的联结不仅使设计者可以比较便利地获取世界各地的设计灵感和思想,设计的视野变得极为开阔;更重要的是,企业可以突破自身资源的限制,从网络上选择设计者。任何地区的人都可以在网络上直接为特定的服装企业作设计,所以在网络开通之后,企业的设计选择永远都是最优秀的。此外,在网上购物的同时,顾客可以通过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加入到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来,实现顾客与设计师的直接交流,服装企业将通过网络与服装用户增进相互的了解,规避市场风险,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有了网络的联结,用户才会真正同企业形成稳定关系,长期从固定的企业购货。

服装这种特殊的个性化商品可以在网络的帮助下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并使消费者成为个性化服装设计的一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掌握个人信息、与个人对话成为可能,过去的那种按不同年龄层次掌握消费者需求的做法已显得过时,而通过Internet对顾客提供一对一式的产品服务将成为新的市场生长点。在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针对个体的服务和产品”、“个性化产品”等方面会产生很高的品牌价值。今后,在产品功能方面寻求差异化会越来越困难,而更多地会在产品的信息附加值上追求差异化。厂商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外观的设计和感性需求上,过去在产品推出前制定计划,进行预测的做法亦将过时,取而代之的是,在同消费者对话的过程中不断进行修正的市场模式。如何在短时间里接受订购,并按照要求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成为竞争的焦点。

服装企业还可以利用“网上三维服装展示试衣系统”,实现产品的三维化展示,产生立体视觉,对受演示人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具有极强的交互作用。这种具有互动效果的三维变换技术,能实现人体变换、面料变换及款式变换等功能,既适合服装厂家新款服装的展示,又适合各服装设计师新推出的时装展示。对于网上购物者来说,只要通过鼠标点击屏幕上的模特即可详细观看模特着装的效果,从而挑选到适合自己的衣服。

3、大力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我国一批大型服装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服装CAD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服装设计系统从二维向三维发展,虚拟试衣系统的发展使服装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实现信息化、电子化。为提高服装产品设计能力和产品加工制作水平,特别是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的市场需求,在服装企业中要广泛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CAD/CAM),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CIMS)、计算机辅助过程计划系统(CAPP)、柔性加工系统(FMS)和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MIS)。服装企业可以通过网上交易系统实现网上订单、网上支付,可以利用Internet的交互性了解用户需求,从而提高市场推广能力,并且完善售后服务,还可以通过网络营造和传播服饰文化,引导潮流,创造需求。

我国的服装企业,特别是外向型的服装企业,应尽快加入因特网,参与服装的全球性市场竞争、全球化交付、全球性经营管理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实现从服装生产大国向服装生产强国的转变。

信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