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信用承诺 > 正文
    
「信用热点」北京率先打造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2021-05-08 09:40:06 来源:北京企业评价协会

为深入贯彻国家和北京市关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支持各行业领域建立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信用监管制度,进一步发挥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基础性作用,4月28日,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召开“北京市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政策宣贯会”和“各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讨会”。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57家成员单位及各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主管部门领导参加会议。

北京蹄疾步稳,创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建设样板城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链条信用监管政策制度全覆盖。截止目前,北京市已经出台了《加快推进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京津冀全国守信联合激励试点建设方案(2020-2024年)》等6个全市统领性文件,通过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降低监管成本,全面构建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北京市着力构筑的“3+3+3”信用监管“北京模式”,被大家形象地称为信用监管“九宫格”:在事前,开展经营者准入前诚信教育、推动信用承诺制度、推进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自愿注册工作;在事中,推进公共信用评价和行业信用评价、建立完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做好信用核查工作;在事后,制定信用监管信息公示制度、完善信用惩戒机制、做好信用修复和异议处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培训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宣贯了自2016年以来国务院5个涉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要文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涉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内容,系统地介绍了6个市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顶层文件内容和信用监管政策体系总体框架,针对涉及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的9个主要方面的政策措施进行了详细解读;就区级重点任务、示范区指标体系、信用修复、专项治理、信用+应用等内容进行了培训交流。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交通委围绕信用分级分类评价及特色信用监管建设作交流发言。

以“管”促“放”,着力构筑全流程信用监管

北京积极贯彻落实《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以实际行动践行承诺制改革,不断完善信用核查、信用奖惩、信用修复、异议处理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进一步厘清政府、市场、社会职责边界。

在事前监管环节,北京建立健全政府服务事项信用承诺制度,在除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以外的行业、领域,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告知承诺制,编制《告知承诺事项清单》,审批部门在办理有关事项时,以书面(含电子文本)形式将清单内涉及的证明义务和证明内容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请人书面承诺符合告知的条件、标准、要求,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审批部门不再索要有关证明并依据其承诺直接办理该事项,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同时,针对重点行业开展经营者准入前诚信教育制度,构建诚信教育对象名录库,制作诚信教育材料,利用政务服务窗口,将诚信教育嵌入到市场主体注册、审批、备案等相关业务流程,面向市场主体开展守法诚信教育,提升经营者和重点岗位人群依法经营、诚信执业意识。在探索推动北京市企业创新信用领跑企业主动在政府网站“亮信”接受社会监督,收获市民广泛好评后,北京切实推动信用信息自愿注册机制落地实施。鼓励市场主体登录信用中国(北京)网,签署信用承诺书,上传资质证照、市场经营、合同履约等信用信息,并对信息真实性公开做出信用承诺。据悉,经验证的自愿注册信息可作为开展信用评价和生成信用报告的重要依据,也可作为信用惠企便民应用的重要参考,带动更多市场主体提升信用意识、深化信用管理、规范信用行为、打造信用品牌!

在事中监管环节,北京在教育、科技、住房城乡建设、交通等20多个领域,率先开展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建设,按照国家统一标准,提出了4等9级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标准,通过市大数据平台向各部门推送147万家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提供红黑名单、行政处罚、重点关注等65类信用信息约2亿条,并与“双随机”监管相结合,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对信用好、风险低的市场主体,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市场主体,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列入重点信用监管范围。目前,全市15个部门建立并开展了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监管工作,力争2021年底前,在各行业领域全面推行,形成覆盖各监管对象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实现信用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在事后监管环节,北京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启动编制信用奖惩措施清单,推进与相关行业业务系统实现“嵌入式”对接,打造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的信用建设格局,强化主体权益保护,推动“信易+”创新应用向交通、医疗、金融、旅游等领域深入拓展,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同时做好告知承诺失信行为信息、信用门户网站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和异议处理工作。指导失信主体作出信用承诺、完成信用整改、接受信用修复专题培训、提交信用修复报告等方式开展信用修复,截止4月底,已实现修复失信信息1.3万条;帮助近千家企业完成异议申请的核查与处理,全方位做好信用关爱机制建设。

发挥信用实效,打造“信用+”新生活模式

除市区联动外,北京更聚焦群众关注、百姓关心的领域,将信用全流程监管机制落到实处。“据地铁执勤人员反馈,北京自开展信用+地铁文明出行以来,市民素质有所提高,劝导比以前容易了不少,绝大部分人都能自觉遵守文明出行规则。”市交通委领导在政策宣贯会上自豪的表示。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交通行业“3+1”行动思想为引,推进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制度。制定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监管工作管理办法,明确各方责任;开发信用管理系统,上线运行“信用交通·北京”网站,归集信用数据557万余条,开设8个行业信用排行榜;制定11个行业信用评价指标,对相关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制定驾驶员诚信考核办法,同步开发诚信考核系统和继续教育系统,全面启动驾驶员诚信考核和继续教育工作……有效推动信用与行业、数据、应用深度融合,构建了交通治理新格局。目前,北京已经形成多个“信用+交通”典型案例。全面实施“信用+驾驶员考核”,制定驾驶员诚信考核办法,同步开发诚信考核系统和继续教育系统,对32万驾驶员开展诚信考核和继续教育工作……试点“信用+地铁安检”,按照“主动申请、自愿承诺、实名安检、安全出行”原则,引导市民诚信、文明出行……首善北京信用交通建设成效尽显——2020年,被交通运输部授予“信用交通省”建设典型省份,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信用支撑!

此外,“信用+文旅”建设也让参会人员眼前一亮。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创新建立了“五种监管手段、三个深度融合、一个审慎监管”的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理念和综合监管机制,持续推进北京市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搭建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监管平台,着力提升行业信用监管信息化建设水平。自2016年12月北京市旅游行业双随机抽查平台上线至今,全市市区两级旅游执法检查人员对旅行社、景区、酒店三大行业企业和导游员共进行抽查2000余次,检查结果在北京市旅游行业信用信息网站公示,该网站累计对外公示信用数据82006条;市文旅局还为名录内旅游企业主体和导游建立专属的“信用档案”,夯实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基础,推动信用评价结果应用。截至4月20日,我市1.2万家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及2.9万余名导游员名录已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信用信息网公示。下一步,市文旅局将继续拓展信用评价结果社会化应用,优化行业信用评价体系、探索试点“信用+保险”的旅游服务保障、鼓励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加强“信用+”便民惠企社会化等方面应用,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诚信经营,实现文明出游。

当前,北京市信用监管政策体系日臻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全链条监管新机制逐渐彰显其独特魅力,浸润北京发展内核。2021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北京将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各行业领域信用监管机制建设,进一步发挥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让信用赋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动“两区”建设高质量发展!

信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