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食品药品违法将面临更严格监管。昨日,武汉食品药品企业信用记录与金融征信体系启动“对接”,违法失信企业,银行将严格限制信贷。据悉,此举为全国率先实行。
据介绍,武汉市已建成医药企业生产经营不良行为管理平台,定期评定企业信用等级,生产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侵犯和损害消费者利益等行为,列为不良记录;全市食品企业信息系统正在建设中。
昨日,武汉市食安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管部签署信息共享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全市食品药品企业所有信用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市食安办、市食品药监局将定期评估诚信、失信企业名单,并通报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管部,对诚实守信企业进行金融扶持,对失信甚至违法犯罪的企业,将严格限制其贷款、贴现、信用卡等金融业务。
武汉副市长、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刘顺妮出席签约仪式。
务必让失信者受到惩戒 本报评论员付小为
食品药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与生活质量及幸福感受直接对应。近年来频发的恶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既是对社会大众切身利益的侵害,也削弱了社会信任的基石。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需要落实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的层层监管,国家在相关法律的制定、监管机制的建构及一系列政策措施上都延续着这一思路。
武汉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起食品药品安全与金融信用对接的监管机制,是尝试运用新手段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监管。从诚信建设出发,将食品药品安全与金融信用结合在一起,惠及守信,惩戒失信,延伸了监管链条,增强了食品药品安全的保障能力。
通过信用制度进行社会管理,使企业、组织与人们承担其行为后果,应是诚信建设的一个方向。食品药品安全对接于信用管理后,应加强落实,严格兑现,不使流于形式。食品药品之外,关系民生的诸多领域,也应考虑逐步纳入信用管理,并切实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