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信用资讯 > 正文
    
假货仍是跨境网购最大痛点 打击要以信用处罚为抓手
2017-11-30 09:50:43 来源:经济参考报

跨境电商在为大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其中,“假货”问题仍是跨境网购的最大痛点。业界呼吁,打击跨境网购售假要牢牢以信用处罚为抓手。

中国消费者跨境采购势头凶猛

与中国“双11”网络购物节相隔仅半个月,美国市场的年末促销采购季“黑色星期五”也接踵而来。在这全球两大市场的购物狂欢中,记者采集了上海口岸的相关数据,由此可见中国消费者的跨境采购势头有多么“凶猛”。

据上海海关统计,在今年11月11日至14日的“双11”高峰期里,上海海关共监管各跨境电商企业的进口订单248.88万单,货值3.26亿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27倍和1.51倍。这意味着中国特色浓郁的“双11”网络购物节,同样成为广大外国企业和商品的销售旺季。

而据上海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去年11月20日至30日的“黑色星期五”期间,上海空港口岸直邮进境商品达20.24万票,占2016年全年直邮进境商品总数近一成,数量比2015年同期猛增9.5倍。从今年前10个月的情况看,上海空港口岸共受理直邮进境商品398.7万批,同比增长1.86倍。

“毫无疑问,今年的‘黑色星期五’又将是中国消费者‘买世界’的一个重要时刻。预计仅洋码头、小红书、亚马逊三家跨境电商企业的日均进境商品数量就超过4万件。”上海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从“双11”到“黑色星期五”的跨境采购来看,中国消费者青睐的外国商品主要是日用品、母婴用品、服装和化妆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消费者对高水准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中国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巨大拓展空间。

为营造高品质跨境电商环境,上海口岸建立了直邮备案商品退出机制,所有跨境商品不再一经备案永久有效。截至11月21日,上海口岸今年已对3460批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境的不合格商品取消备案。

跨境网购最大痛点仍是“假货”

跨境电商在为大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上)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显示,各投诉领域中,网购占总投诉的61.82%,跨境网购占13.34%。

其中,“假货”问题仍是跨境网购的最大痛点。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与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说:“随着海淘的兴起,跨境电商平台的投诉还在呈增长的趋势。每天平台都会接到很多消费者的投诉,主要都是跨境电商平台疑似售假、售后维权困难、进货渠道等问题。”

事实上,随着跨境电商的迅速崛起,近几年假货问题层出不穷,众多跨境电商平台屡次卷入假货风波。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主任张周平介绍,从供应商来看,跨境电商“主要分为4种模式,即经销商、代理商供货模式、厂商直接供货模式、海外商超供给模式和买手代购模式。”

为何跨境电商会购买一些三无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张周平认为,这是因为跨境电商很难拿到所有国外品牌直接授权,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国内供应商,从而拉长了供应链条,中间的各个环节上很容易失控。

另外,在产品的周转过程中,也可能存在掺假的情况。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海外直采模式保证了产品的来源,但是产品要经过国际物流、国内物流等一系列程序才能到消费者手中,在这些过程中,可能会有不良商家在正品中掺杂假货。

对此,京东全球购负责人霍建明说,不管假货是来自哪个渠道,终究归结于对商品源头的把关不严格。跨境电商平台要想长远发展,唯有打造可追溯、安全可靠的供应链体系才是王道。

今年7月,京东物流和参与商品进口链条上的各个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成立了“跨境溯源联盟”。该联盟成员包括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等行业权威机构,沃尔玛、好奇、达能、ebay等20大全球知名品牌商,以及德迅、亚致力等国际性的货运服务商,覆盖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全球热门的跨境电商商品输出国。

曹磊认为,尽管多数跨境电商曾出现假货问题,但相对而言,京东等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将更有竞争力。“首先,大型平台拥有的资源更多,会有更多的资本与海外各大知名品牌商进行合作;其次,大平台更能全面使用大数据,了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从而选择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海外品牌进行合作。”

还需筑牢信用体系“大坝”

“相比实体经营,网购特别跨境网购更需要信用支撑。”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说,打击售假要牢牢以信用处罚为抓手。

今年10月31日,“信用中国”网站公布了首批“电子商务领域严重失信企业黑名单”,共涉及500家企业。据了解,这些企业主要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和工商吊销企业名单中筛选,经营范围集中在电商领域。

统计显示,2012年至2016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从1.31万亿元增至5.16万亿元,年均增长40%,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值的贡献率从17%增至30%。其中,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6.7万亿元,同比增长24%;进口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也达到了1.2万亿元。

显然,电子商务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也衍生出诚信不足等问题。

筑牢安全大坝离不开电商企业的努力。去年10月,阿里巴巴、京东等8家互联网企业成立“反炒信”联盟,共享信用信息,联手打击刷单炒信行为。截至目前,已在“信用中国”网站公示五批“炒信”黑名单。近期又有7家互联网企业加入联盟。

“反炒信”联盟现任轮值主席单位京东集团副总裁曲越川说,“通过信用约束手段对违法企业进行联合惩戒,对炒信黑色产业链从业者进行警示,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有益尝试。”。

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副司长陈洪宛表示,将积极推动电商领域诚信建设,包括开展电子商务领域严重失信问题专项治理;组织第三方机构对各主要电商平台相关承诺兑现情况进行数据跟踪与测试分析,并对外发布;委托信用服务机构在产品质量、销售服务、价格、物流等环节开展信用监测,完善电商领域信用记录。

信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