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吃喝玩乐没钱还债?即使赢了官司也要不回钱?地方“老赖”失信信息无法全国联网?“老赖”拒执现象已逐渐成为了社会“顽疾”。近年来,发改委会同最高法等部门联手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大对“老赖”的曝光和惩戒力度。此前,发改委表示,上半年已限制733万“老赖”购买飞机票。
“国以诚立心,人以诚立身”,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然而,却有一些“老赖”宁愿吃喝玩乐也不肯还债。“上半年已限制733万‘老赖’购买飞机票”,这一数据既见证了惩治“老赖”的力度之大,却也折射出诚信缺失问题的严重。
从曝光的名单来看,约有298个严重失信市场主体,仅恶意逃债的总涉案金额就高达62亿元。其中山东、四川、浙江企业位列“老赖”企业前三名,有个名叫孙刚的法定代表人,其名下有10个企业被纳入名单,占本次披露数的8%。由此可见,不诚信的现象确实比较普遍。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然而在严打的态势下,有的人仍想方设法逃避债务,其原因何在?一是因为心存侥幸,有些人认为整治再严、也不过“一阵风”,躲过风头就没事了;二是因为问责偏软。在有的人看来,欠钱的才是“大爷”,我不还,债权人也好、法院也罢,能把我怎么样?
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良好的秩序是关键。因而,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治理。一方面加大违规成本,把失信行为关进制度“笼子”,让“老赖”失“票子”、丢“面子”,更“处处受限”;另一方面强化监管,构建机制,用法律制度、社会舆论之力为诚信护航,让大小“老赖”都无处可逃。
从信用“黑名单”到失信彩铃,从“执行风暴”到联合惩戒,勒在“老赖”身上的绳子越来越紧。然而,“赖风”由来已久、“老赖”数量也不少。因而,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多管齐下、惩防并举,在持续的治理中“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