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两则关于维护个人信用的消息,令人喜忧参半。其一,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0.3%的受访者重视维护个人信用。其二,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当前在不少网络平台,一些商家推出了芝麻信用“刷分”服务,而且,这项服务居然已逐渐形成了发展下线、招收代理的产业链。
纵观这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渐驶入了快车道。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都强调要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到200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从《征信业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发布执行,无论是行业信用建设、地方信用建设还是征信市场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形成,整个社会“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日渐浓郁。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熏染之下,愈见其多的个人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并注重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维护个人信用。
信用建设的整体推进固然令人欣慰,然而,阳光下总会出现一些阴影。像上述芝麻信用“刷分”服务及由此形成的产业链,无疑逆潮流而动,它本身就是一种作假行为。如果任由这种行为大行其道,一些人凭此使自身的信用分值得以提升,个人信用形象不断美化,那么,损害的不仅是相关信用行业的声誉与公信,而且,反过来讲,对于那些诚实守信的公民也不甚公平。
客观而言,维护个人信用没有“捷径”可走,它需要的就是当事者秉持实实在在的姿态,在法规、制度及道德约束范围内,自觉规范自身言行,一点一滴逐渐累积个人信用,以个信财富的日益提升,来获得相应的生产、生活便利。话虽如此,有人偏偏喜欢抱着一种侥幸心理,想方设法钻空子,期望通过花钱、找关系等非正常手段,漂白、美化个人信用。芝麻信用“刷分”服务及其产业链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热衷投机取巧的“客户”似乎不少,信用建设中所面临的补缺堵漏任务不小。
为促进征信市场健全完善,此前,人民银行先后设置了8家试点单位,准许民营类互联网公司从事征信方面的业务,可是考察至今,仍未给予这些机构正式牌照,无疑说明国家在信用管理方面慎之又慎。当然,尽管未发正式牌照,但不可否认,有些机构依然为此积极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蚂蚁金服旗下芝麻信用分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即为例证,其探索与实践不乏有益之处。可是,既然与正式牌照的发放尚存差距,既然自身业务被地下黑色产业链盯上,这就需要蚂蚁金服们进一步加强修炼,尽力把自身建设得无懈可击,以此树正招牌,为客观评价个人信用,以信用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尽到自身职能。
堵塞信用建设中的漏洞,打消一些人贪图“捷径”的不良心理,至为关键的还是要依靠法治的力量。芝麻信用“刷分”服务及其产业链是否涉嫌违法犯罪,不知相关法规是否对此有所提及,若有具体规定,则需迅速拿起法律武器予以惩处;若法律对此并无规定,或者有规定但尚显模糊,就有必要尽快修法,将这种为害信用建设的行为纳入进来。
与此同时,既然《征信业管理条例》已经颁布实施,在我国《刑法》、《民法》等相关法规中,对于维护信用信息安全、保护个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内容多有涉及,那么,如何确保这些法规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也是当前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继续调查研究,认真面对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