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2017年4月的大规模爽约后,企业信用债发行已经逐渐回暖。记者根据上海清算所公告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7月24日,2017年7月已有21只企业信用债取消或推迟发行,规模119亿元。与年内的取消发行高峰期相比,规模减少了约九成。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持观望态度,认为企业信用债的回暖或不具有可持续性。
2017年7月24日,镇江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取消发行2017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同日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也宣布择时重新发行2017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加上这两只债券,2017年7月已有21只企业信用债被取消或推迟发行,总规模119亿元。
从各家企业公告不难发现,鉴于市场变化仍是企业取消或推迟发行的一大主因,也有类似江苏洋河集团因为公司融资计划调整,暂无资金需求择期发行,或是类似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明确因债券市场利率出现波动,为合理降低发行利率,控制融资成本取消发行工作的。
整体来看,发行爽约潮已经退去。两个多月前,债市因监管从严和流动性承压,推高发债成本,一度吓退不少企业。数据显示,2017年4月有154只企业信用债取消和推迟发行,涉及规模达到1406.63亿元,单月数据已经与2017年整个一季度数据接近。时间再向前推,2016年4月和12月,债市也分别因为信用债违约汹涌及债市剧烈调整出现过取消发行潮,一级市场进入“冰封期”。
这一轮债市调整从2017年二季度开始逐渐修复。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研究员史晓姗表示,进入2017年二季度后,央行态度逐渐有所温和,维持市场流动性,尤其是进入2017年6月初就超额续作MLF 4980亿元,综合考虑月末财政资金支出和逆回购到期规模后,央行逐步回笼资金,维持资金面稳定。
史晓姗认为,2017年下半年“严监管+稳货币”将继续,面对2017年下半年规模较大的到期债券,以及对城投债预期回暖,企业信用债供给或将增加,信用利差缩小。
而华创债券研究分析师李俊江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信用债能否持续回暖还需打个问号。近期金融工作会议以及事后官媒评论文章、各部委新闻稿都体现出监管态度比想象中严厉,国内债市依然不明朗。
“企业信用债方面,2017年6月以来信用债一直在回暖,但回暖的势头已经明显减弱;短期内经济基本面较为平稳使得目前信用风险暴露得不多,但长期来看低评级信用债需求下滑、经济下滑等都会使得信用风险再次陆续出现,此外信用债供给压力也会逐步体现。”李俊江表示,“因此,本轮信用债回暖不具有持续性,建议投资者谨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