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信用资讯 > 正文
    
十六大以来商务成就综述之十
2012-12-07 11:00:00 来源:商务部网站

  

吸收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政策导向进一步明确,外商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备、透明、规范,市场更加开放,投资便利化进展加快,产业配套能力日益提升,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中外投资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也随之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一、总体规模稳步扩大

  

2003-2011年,中国共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1.4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192.2亿美元。截至2011年底,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73.8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2万亿美元。2011年与2002年相比,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了120.0%,年均增长9.2%,在全球的排名由第四位上升至第二位,并已连续20年保持发展中国家首位。在联合国贸发会议等权威机构开展的投资前景预测中,中国多次成为跨国公司海外投资首选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市场成为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重要稳定因素,而在此后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走向复苏的过程中,中国同样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9年,在全球跨国投资下降39%的情况下,中国吸收外资仅下降2.6%。2010年,中国吸收外资即实现了17.4%的增长,并首度突破1000亿美元。

  

二、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一)服务业利用外资发展迅速。在世贸组织分类的160个服务贸易部门中,中国已开放100个,占62.5%,接近发达成员平均水平。服务业吸收外资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比重从2002年的23.0%提高到2011年的47.6%,占比首次超过制造业。与此同时,服务外包、连锁经营、无店铺销售等新兴业态也获得了较快发展。外商对服务业投资的扩大,有效地促进了流通业经营效率的提升、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和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改善。

  

(二)高科技产业吸收外资明显增加。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吸收外资继续得到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外商投资也日益形成规模。据科技部统计,截至2010年底,外商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比例达23.8%。外资对高科技产业投资的溢出效应、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为我自主创新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内相关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功能性机构发展态势良好。外商对华投资从传统的加工装配环节逐步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在华设立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物流中心等功能性机构不断增多,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如截至2011年底,外资研发中心已达1600多家,其中,近50%的研发中心从事先导技术研究,60%以上的研发中心将全球市场作为其主要服务目标。这使得中国产业的发展更加全面,有效提升了中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同时也明显地增强了中国为国际产业界提供当地配套和跨国服务的能力。

  

三、区域开放成效显著

  

(一)外资区域布局有所改善。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继续积极引导外商扩大对中西部的投资,促进相关产业的梯度转移,从而有效提升了中西部外资工作的水平,对我沿边、沿江开放战略的推进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占全国的比重已经从2002年的13.3%提升到2011年的16.7%;中西部地区不但在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方面有了明显进展,电子、汽车、航空航天、医药制造、现代农业等高端产业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业态也已初具规模,在一些领域甚至开始与东部地区实现同步发展。外资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区域内相关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明显增强,2011年,该区域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达到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发展平台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截至2011年底,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达131个,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各占一半,中西部地区所占比例明显提升,开发区区域布局进一步合理,发展渐趋均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1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工业产值12.4万亿元,税收收入7287.6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4.4%和8.1%;实现进出口总额6593.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429.5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18.1%和37%。

  

四、经济社会贡献日益突出

  

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1年,占中国企业总数不足3%的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产值22万亿元,占全国工业产值的26.1%;进出口额18602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51.1%。外商投资企业直接就业人员约4500万。

信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