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是信息技术发展和企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它可以帮助企业接触新的客户,增加客户忠诚度,合理化运作,以更快的方式将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通过电子商务手段进行网上交易和进入更多国际市场是企业的必然选择。几年来的实践表明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出现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大量的问题制约着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1.我国企业电子商务进程面临的问题
1.1缺乏电子商务的商业大环境,从企业和消费者来看都表现为认识上的不足,需要积极进行市场的培育和引导
目前,大部分企业对发展电子商务所持的态度主要有两类:一类表现出太过悲观,认为其所需的软硬件技术及资本投入量大面广,难度太大,难以实施;另一类则认为企业只要“一网就灵”,有个网址,买些硬件,装上软件就是在搞电子商务,没能发挥企业优势就轻率入市,造成人、财、物的损失,成效不佳。同时,消费者的购物观念和方式陈旧,传统的购物习惯是“眼看、手模、耳听、口尝”,普遍感到网上购物缺乏直观性和安全性;公众与商家的交易频率高,但交易额小,基本停留在手工作业,缺乏电子商务的知识和技能。
1.2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还很低,IT基础设施和管理基础薄弱
在15000家大中型企业中,只有10%的企业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在中小企业中,这个比例更低。IT环境差,部门问各自为阵,信息无法实现电子化、集成化,运作成本居高不下;专业人才缺乏,没有合理规范的物流体系,对ERP,SCM,CRM等项目缺乏完整认识和必要管理,企业在信息资源、客户资源、生产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得不到最大限度的挖掘与协调,制约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企业实施CRM(客户关系管理)为例,尽管CRbl实施中有些功能的实现可以不需要太高的信息技术水平,但是目前作为处理信息化程度的最上层的CRM,要想获得全面推广与实质性的发展,必须要有牢固的rr基础;
先进的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系统必须借助Intemet工具和平台实现与各种客户关系、渠道关系的发生同步化、精确化,符合并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最终成为电子商务实现的基本推动力量。如果在IT基础较差的情况下启动CRM,即便选择再好的软件供应商和咨询公司,也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企业要以根据实施CRIVl的程度来确定对IT基础的要求,不断补充完善IT基础设施。
1.3企业进行电子商务运作费用高
电子商务基于信息网络,主要是因特网的商务活动,它对信息网络的带宽,速度要求较高,而我国的信息服务业缺乏必要的生态环境,没有基础设施标准和网络协议及补充产品,服务费用高成为企业与客户的共同顾虑,减少了企业网站的访问量,削弱了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商业交易获得收入的能力。
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基础是商业电子化和金融电子化,目前的网络基础还有待于完备,金融业自身的电子化也还未完全实现,而商业电子化又明显落后于金融电子化,这明显地制约着电子商务的生存、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推广电子商务的技术障碍主要集中表现于网络传输的速度和可靠性上,目前因特网的传输速度慢,经常出现网络拥塞现象,同时还存在诸如软件、线路、系统等多种不可靠因素,使企业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风险。
1.4缺乏金融支持系统的资金支持和可靠的支付系统
网络经济在盈利模式上明显地表现出滞后性,需要大量资金的长期支持,创业资本的发展需要二板市场的同步协调发展和支持。目前创业板市场的正式启动一拖再拖,只依靠自身的资金及银行贷款,对急需大量资金注入的企业来说只是“杯水车薪”;现行的信息产业管理体制过度集中和垄断制约了市场竞争,对电子商务的推广应用造成一定的障碍。同时,网上安全和保密有待完善,企业特别是高科技创业企业,在网上进行电子商务的询价、报价、成交、签约,涉及大量的商业秘密和公众隐私,信用卡及其它电子支付手段在使用中的安全保密性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1998年初,有人利用在新闻网中查找到的普通技术手段,轻易地从多个商业站点窃取到80000多个信用卡帐号和密码,可见,电子商务活动缺乏必要完善的信用跟踪体系及可靠的支付系统,大量公众选择的还是在线浏览,离线购物,阻碍了互联网作为商务平台的广泛接受与发展。
2.我国企业电子商务的对策
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利用因特网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交易各方遵循公开、透明、程序化在不受时间限制的全天候进行世界范围的交易,传统的管理方式与手段已不适应网上商务活动,在经历了“网络泡沫”的阵痛后,企业应当冷静分析市场环境,掌握经济运行规则,理性地对自身实力进行分析,找到适当的市场切入点实施电子商务,构造并形成企业的竞争力,为此,应关注以下问题:
2.1对企业实施准确定位,提高其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电子商务的认识水平
互联网既是一个信息平台,又是一个资源共享的商务平台,企业用得好,将获得良好的市场效果。以企业实施网络广告为例,其宣传广告效果在收视率、受众群体、影响力、产品、信息和成本等均优于其它传统媒体。
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充分利用E——mail,电子留言簿等功能建立自己的信息反馈系统,在吸引并留住客户的同时与商务伙伴和供应商进行信息的及时沟通与交流,支持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产供销、人事、财务等活动的自动化,从自身条件出发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认清发展电子商务的机遇和存在的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保证企业的投资收益。
2、2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所需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信息化步伐
目前,我国高速多媒体宽带通信的建设正在进行。各省市都单独进行高速高带宽多媒体通信网的建设与规划,全国网络尚未形成大的规模。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七项货币贷款措施中含有:大力引导和促进银行贷款向信息和互联网行业倾斜;支持扩大发展信息通讯产品,信息基础设施,网上会议设施,网络安全设施,网络教育设施,远程办公系统设施等的开发建设等内容,这将为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同时企业信息化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部门,从横向看,包括生产、采购、销售、质量、财务、售后服务等;从纵向看,包括底层的业务处理,中层的数据分析、高层的决策支持。
目前发达国家将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开发成一系列软件,如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E—c(电子商务)等,这些系统既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软件,又包含着先进的管理思想。企业应该建立面向市场的业务流程体系,完善产品目录、工艺参数、管理规范、规章制度、激励与约束机制等,企业如果能将管理软件中包含的先进管理思想与其已有的管理及基础设施结合起来,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将会有大幅的提升,具备面对全球性的商业竞争的实力。
2.3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加强供应链管理,完善物流体系
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已成为企业与社会的共同问题,目前专业人才的培养要结合国内实际,开展学校培养和在职培训长短期相结合的模式,在资金投入、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实训与实践等方面应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加速合格专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在电子商务模式下,供应链不局限于企业内部,仅仅通过通讯介质将预先指定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客户依次联系起来,而是延伸到供应商和客户,建立一种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购、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户服务等过程。
加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可以使资源在供应链网络合理流动,缩短交货周期、降低库存,并且通过提供自助交易等自助式服务降低成本,提高速度和精确性,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应该完善物流体系建设,改善交通及配套设施不合理的现状,提高运储能力,保证物流高效安全,建设适合要求的物流信息系统,应用EDI,EOS,GPS,CODEBAR等新技术,对货物实施动态跟踪和信息自动处理;采取代理形式的客户定制物流服务,发展第三方物流,开展适合国情的综合物流代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解决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
2.4积极建立二板(创业板)市场,提供资金来源
激烈的竞争将促使高科技创业企业加快规模发展的进程,在网络经济的发展中,创业投资与股票市场成为两个重要环节,二板市场为创业投资提供生成和退出机制,创业资本与二板市场相互依存,协调发展。我国设立二板市场可借鉴美国和香港的经验,例如:加强信息披露和实行坐市商制度;引入保荐人制度和独立董事制度,制定出相应的具体操作细则;完善、强化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在资金来源上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2.5对网上支付工具实施管理,保证交易的安全可靠
中央银行应该规范网上支付工具并进行严格的管理与协调,建立对网上支付工具的自动化监控与管理,研究制定与网上支付有关政策,法律和规范,明确相关各方(如消费者、商家、银行与操作者)的权力与义务,为安全支付提供法律依据与保障。同时,建设全国统一管理的数字认证中心,确认参加电子商务活动人员(包括消费者、商家、银行、工商税务、政府管理部门)的合法身份,保证交易安全可靠。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的标准制定以及安全技术研究的加强,企业要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运作模式,充分利用国家和企业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来开展电子商务,政府、科研院校和企业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政府适当增加对电子商务的投入,在资金、技术、研究、政策法规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提供支持,中国企业的电子商务进程将得到稳健的发展,将有更多的企业从中受益,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